汽车保险计算(事关所有车主)

近日,北京正式发文明确:北京地区非新能源汽车新版费率标准确定于2023年4月28日24时切换上线。

同时,陕西、天津等16个省和自治区也将同步跟进,在4月28日24时采用最新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,余下的地区也将在5月底全部加入。

截止2022年,我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到了4.64亿。

因此,此次车险改革将会影响到数量庞大的消费人群。

那么,对于广大汽车消费者而言,将来买车险会有哪些变化?保险费用会是涨是跌?相信看完之后大家一定会心中有数。

车险二次综改是怎么改?

如果是驾龄较长的车主,一定会对近几年的车险改革很有印象。

其实,车险早在2015年就开始进行改革,主要以提升保障、降低费用为目的。

距离时间最近的一次较大的改革是在2020年,调整了交强险和商业险的保险费率,并且将计算商业险的两个重要系数,“自主渠道系数”与“自主核保系数”进行合并,命名为“自主定价系数”

2020年车险改革带来了十分明显的效果,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保障更到位了,而且,高达87%的消费者车险费用下降。

本次车险改革,是对去年银保监会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》的具体实施。

主要内容是:将商业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,由0.65-1.35扩大到0.5-1.5。

从新范围可以看到下限更低,上限更高,意味着保险公司拥有更大的定价自主权,能够更加精确地根据驾驶员的历史风险来制定商业险价格。

自主定价系数能在更大的范围变动,看上去似乎对保险公司好处更多,那么,这个变动对于消费者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?

自主定价系数对消费者有什么影响?

首先,我们要明确一下汽车商业险的计算方法,商业车险保费=基准纯风险保费/(1-附加费用率)*无偿优待系数费*交通违章系数*自主定价系数。

这个公式中前几项都有行业通用的参考标准,换句话说,它们不能对保险费用产生很大的影响,只有自主定价系数由保险公司自己把控且有较大弹性空间。

这个系数在1的上下浮动,代表了商业险的折扣率可大可小,决定了商业险的最终费用高低。

有点复杂,我们来打个比方。

比如,某台车的商业险正常价格是3000元,原先的自主定价系数是0.65,即折扣率是0.65,实际支出的保险费用就是1950元,现在将系数换成0.5,实际支出的保险费用就变成了1500元,下降了23%左右。

还是以商业险正常价格3000元为例,如果原先的自主定价系数是1.35,那实际支出的保险费用就是4050元,现在将系数换成1.5,实际支出的保险费用就变成了4500元,上升了11%左右。

以上计算是以最低和最高的自主定价系数作为范例,代表着驾驶习惯最完美和最糟糕的两种极端情况。

也就是说,如果很多年从来不出险,以后商业险费用最多可以下降23%,如果年年大险加小险,商业险费用最多上涨11%。

未来车险价格会有大幅调整吗?

在2020车险改革后,汽车商业险附加费用率的上限由35%下调为25%,预期赔付率由65%提高到75%,消费者能够用更少的钱,买到范围更广的保障。

到2022年车险费用下降了21%,相较改革前为消费者减少保险费用2500亿元以上。

本次的改革和上一次有较大区别,可以看成是上一次的深入细化。

不过,重点不在于整体降费,而是将客户分层,因为,保险费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驾驶员以往的风险水平。

出险少的保费会越来越少,出险多风险高的保费会相应提高。

所以,整体的保险费用调整的可能性不大,主要是不同客户群体的保费差异会变大。

判断一个政策的好坏,以双赢为最佳,如果一方获利颇多,另一方利益严重受损就不能算好政策。

这次将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扩大,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。

消费者在原先保费已经大幅降低的情况下,如果继续保持优良的驾驶习惯,就能实现更低的保费支出,这对于驾驶员是一种鼓励。

保险公司并不是公益性组织,它们需要盈利,前几年的改革让保险费用更合理,承保范围变大标准变高。

在改革后对于高风险群体或者营运车辆的投保,保险公司积极性更高,既能保证盈利,还可以更好地服务驾驶员。

结束语

车险是所有机动车每年的固定开支,说多不多,说少也不少。在解决好赔付范围后,保费的高低就成了消费者的主要痛点。扩大自主定价系数对消费者是很大的利好,它将保费高低的决定权还给了消费者,赏罚更分明。毕竟,安全文明驾驶不仅更安全,还更省钱,一举多得,不是吗?

发布于 2023-08-15 14:08:41
收藏
分享
海报
61
目录